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发陈三月 养生保健三注意

发表于2016-03-21

阳春三月,冰雪消融,万物复苏,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,到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生机。但是,阳气渐生的春季阴寒尚未退尽,尤其是早春时分,大部分时间气温仍然偏低。而且春天处于寒温交替之际,气候变化频繁无常,忽寒忽暖,或阳光明媚,和风送暖,或阴雨连绵,寒气袭人。即便一日之中,昼夜之间,温差也是波澜起伏,晨晚凉,夜间寒,白昼暖。面对着乍寒乍暖,温差悬殊的春季气候,应该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?

   中医养生学认为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”。人体应该顺应这种气候的变化,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,尤其应注意葆养阳气。以衣着为例,上半身为阳,下半身为阴,春夏之际,宜先减下衣,后减上衣;以饮食为例,可适当吃些葱、姜、蒜、韭菜等,不仅能驱散风寒,还有助于激发体内的生发活动;以起居为例,日昼为阳,黑夜为阴,春季白昼渐长,宜晚睡早起以迎阳气;以运动为例,动为阳,静为阴,春季宜适度增加运动量,以微汗为宜,不要出大汗,免耗伤阳气。

   一、切忌减衣过速

   不可过早地脱棉卸衣,衣物的穿着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随时增减。否则风寒之气便会乘虚而入,导致感冒、上呼吸道感染,引发急性支气管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炎、肺心病、肺气肿等的发生。风不仅使人毛孔开启,护卫体表的功能减退,还可携寒带热裹湿,由外入内,所以此时人们应该捂衣保暖,以防风邪侵袭机体。

   二、肝旺于春 养肝为先

   春季阳气升发,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,肝属木,与春季相应,主疏泄升发,故有“肝旺于春”之说。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胃,故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。慢性消化道溃疡、慢性胃炎和慢性肝病在春季多频繁发作。因此在饮食上宜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饮酒不可过多,米面团饼不可多食,致伤脾胃,难以消化”。此时,可适当进食一些性味甘平食物。

   三、居住环境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

古代养生家早就认识到这一点。春季天气转暖,自然界充满着勃勃生机。此时人们应该抓紧时机,多在阳光充足、绿地覆盖率较高的地域活动。春天温暖的阳光可杀灭细菌、病毒,预防骨质疏松;绿地能调节气温、湿度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,并起到防风、降尘、杀菌、降低噪音及缓解神经紧张,对身心健康有极大的益处。

春天居室装饰应以暖色调为主,如黄色、粉红、嫩绿等色彩鲜明的颜色,有助于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,促进新成代谢。

上一页|1|
/1页